高中職組 & 大專組
新創組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工程學院
Created to Create
2020 全國醫學工程創意競賽
最新消息
得獎名單
高中職組
~恭喜以上得獎隊伍~
大專組
~恭喜以上得獎隊伍~
新創組
~恭喜以上得獎隊伍~
入圍名單
最終決賽入圍名單終於出爐!
請入選決賽之高中職組與大專組於109 年 10 月 09 日(週五)下午5點整前寄出決賽檔案,並於109 年 10 月 17 日(週六)參與決賽。
請入選決賽之新創組於109 年 10 月 13日(週二)下午5點整前寄出決賽檔案,並於109 年 10 月 17 日(週六)參與決賽。
落選隊伍也請不要氣餒,歡迎一同蒞臨比賽現場,主辦單位將頒予各隊伍參賽證明一張以及精美小禮物(將不再另行寄發,謝謝)。
高中職組
以上為高中職組最終入圍決賽名單
大專組
以上為大專組最終入圍決賽名單
新創組
以上為新創組最終入圍決賽名單
前言
本競賽源起於臺北醫學大學醫學工程學院主辦之「醫學工程創意競賽」,醫學工程是實現創意的夢幻舞臺,科幻電影中的血管小機器人、外骨骼架、虛擬替身等,都在醫療上慢慢實現以幫助病患恢復健康。結合醫學與工程是守護人類健康的強力盾牌,是未來科技的聚光所在。由臺北醫學大學醫學工程學院舉辦的醫學工程創意競賽,提供你築夢的舞臺,分享藍圖、展示夢想。不論是一時迸出的奇想,或是深藏已久的企劃,搜尋文獻、理出脈絡,讓夢想更具體、更合理。藉由這機會,將這個藍圖讓專家為你按讚。或許,這個創意將會美夢成真。
海報
競賽簡介
醫學工程由你來翻轉~
透過競賽推廣醫學工程教育吸引更多產、學、研界人士投入醫學工程研發之領域。此外,亦有助於提升國內醫療器材產業開發,以及周邊專業領域,如復健工程、復健輔具設計、醫學影像、生醫光學與雷射、運動醫學工程。如果你靈魂深處對醫學工程燃燒著創新、創意的構想及目標的話,立馬動動你的手指,報名參加「醫學工程創意競賽」,醫學工程需要你的創新創意注入!
競賽對象與資格
對象:
競賽分為3個組別(「高中職組」、「大專組」與「新創組」),3個組別皆採團隊型態。「高中職組」與「大專組」須皆為學生身分團隊,人數至多3名自由組成(不含指導老師)。「新創組」則可由任何學生身分、社會人士、非營利組織、地方社團以及公司行號皆可組隊參與人數至多6名自由組成。
*學生團隊在報名時,需一同檢附「授權同意書與無侵權切結書」
*公司行號等非營利性組織名義報名之團隊,需檢附「公司、組織競賽同意書」
資格:
1)高中職組:所有團隊成員須為就讀全國公私立高中或高職在學學生,可跨校組隊參加,參賽團隊必須提供在學證明,未提供者取消參賽資格。每個參賽團隊至多1名指導老師。
2)大專組:所有團隊成員須為就讀全國公私立大專院校「大學部」在學學生,可跨校組隊參加,參賽團隊必須提供在學證明,未提供者取消參賽資格。每個參賽團隊至多1名指導老師。
3)新創組:所有團隊成員可由任何身份成員共同組成,包含學生(任何學生身份皆可,如研究所學生)、教師團隊、社會人士、非營利組織、地方社團、公司行號、地方協會團隊,但團隊成員至少要有一名全國公私立大專院校學生或教師。
競賽方式與組別
參賽時將分為「高中職組」、「大專組」和「新創組」,以下為各組別參賽之內容規格要求:
(一)「高中職組」和「大專組」:
競賽主題需以醫學工程為主軸,根據所學以及想像力,構思一項醫工技術或產品,初賽以 pdf 的方式圖文呈現(圖片可以手繪,但須清楚),決賽為現場簡報演講(限投影片),推廣自己的藍圖。本競賽不需成品展示(但如有成品者另有加分機制),藍圖可為現有醫學器械之改良品,亦可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工具,但須有條理、合理的解釋其可能原理、運作方式或可能效果,並說明對於人類的影響。
(二)「新創組」:
競賽主題需以醫學工程為主軸,需有具體的產品(軟/硬體)內容需包含:問題/市場機會、核心價值、構思或開發創新醫工技術/新穎產品、商業模式、進入市場策略、競爭者分析、團隊組成、財務預估、整體時間規劃與進度,競賽以商業計劃書呈現。本競賽不需成品展示(但如有成品者可加以呈現,務必自行斟酌呈現之擁有專利或技術),商業計劃書須有條理、合理的解釋其可能原理、運作方式或可能效果。
競賽時程
Timeline Overview
(一)「高中職組」和「大專組」
(二)「新創組」
決賽時程
提醒您,決賽當日敬請準時出席,謝謝您的合作。
入選隊伍請記得攜帶以下所有資料:
1.身分證明文件(學生為學生證或在學證明、指導老師為有照片之身分證明文件)
2.著作授權同意書(附件五)
3.無侵權切結書(附件六) / 公司、組織參賽同意書(附件六)
高中職組&大專組 評選辦法
初賽
決賽
1.評審標的:決賽作品說明書(附件三)。
2.競賽入圍隊伍須根據決賽作品說明書(附件三)製作投影片,並配合競賽活動的規劃至決賽會場展示並解說理念,決賽當日詳細流程由主辦單位另行通知,並於本競賽網站公告。
3.決賽參賽隊伍須於109年 10月09日(週五)下午 5點前上傳決賽作品(格式限定: .ppt .pptx)至指定信箱sbme@tmu.edu.tw。檔名為【高中職組 001-000】、【大專組 002-000】,逾期者視同放棄資格。
4.預定於 109年 10月 17日(週六)進行決賽,由主辦單位聘請相關領域之學者專家擔任評選委員,進行現場評審,評分項目比重詳如附件四。
新創組 評選辦法
初賽
決賽
1.決賽參賽隊伍預定於 109年 10月 17日(週六)進行決賽,由主辦單位聘請相關領域之學者專家擔任評選委員,進行現場評審,評分項目比重詳如附件四。
競賽獎項
高中職組 & 大專組
新創組
注意事項
(一)「高中職組」和「大專組」
(二)「新創組」
個人資料提供同意辦法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工程學院,因主辦「醫學工程創意競賽」之需求,需蒐集您的個人資料,並依據本同意書之各項內容進行使用。為了保障您的權益與幫助您瞭解本競賽如何蒐集、處理及利用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務必詳細的閱讀本辦法之各項內容。
(一)蒐集目的與方式:本競賽蒐集目的在於主辦「醫學工程創意競賽」,進行報名、聯絡、確認參選 資格、評選、撥款等相關事宜。蒐集方式將透過線上報名或回收紙本報名表方式進行個人資料之蒐集。
(二)蒐集之個人資料類別:
C001/辨識個人者:如姓名、地址、電話、電子郵件、相片等資訊。
C002/辨識財務者:如轉帳帳戶或信用卡資訊。
C003/政府資料中之辨識者:如身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
C011/個人描述:如性別、國籍、出生年月日。
C051/學校紀錄:大學、專科或其他學校等。
C052/資格或技術:如學歷資格、專業技術等。
(三)利用期間、地區、對象與方式:
期間:「醫學工程創意競賽」活動期間。
地區:您的個人資料將用於臺灣地區。
對象:臺北醫學大學醫學工程學院
方式:利用於本競賽基於蒐集目的之競賽活動執行,包括因競賽活動所必須進行之各項聯繫與通知。
(四)提供個人資料之權利:您得依法請求行使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三條所規範之個人權利,惟競賽活動結束前提出刪除個人資料者,視同放棄參加本競賽。相關權利包含:1)查詢或請求閱覽。2)請求製給複製本。3)請求補充或更正。4)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5)請求刪除。
您請求前款之權利,應透過主辦單位聯絡信箱來信為之,詳細寫明所欲行使之權利種類、內容以及聯絡資訊;若未具備上述要件者,本競賽將通知您補件,於完成補件後始完成請求程序,並開始起算辦理期間,以避免因資料不備而損害您的權利。您向本競賽請求閱覽個人資料或製給複製本時,本競賽得視情形酌收必要成本費用。
(五)本競賽保有修訂本辦法之權利,並於修正本辦法內容後,將透過您所提供的聯繫方式通知,如您未於通知後提出異議,表示您已同意所更改之內容。
競賽附件
「高中職組」
「大專組」
「新創組」
附件一、初賽作品說明書-高中職組
附件一、初賽作品說明書-大專組
(主辦單位規範之內容大綱)
附件一、商業計劃書-新創組
(主辦單位規範之內容大綱)
附件二、初賽作品封面-高中職組
附件二、初賽作品封面-大專組
附件二、商業計劃書封面-新創組
附件三、決賽作品說明書-高中職組
(主辦單位規範內容大綱)
附件三、決賽作品說明書-大專組
(主辦單位規範內容大綱)
附件四、評分項目與比重
附件四、評分項目與比重
附件四、評分項目與比重
附件五、著作授權同意書
(所有入選者於決賽現場需檢附作品授權同意書)
附件五、著作授權同意書
(所有入選者於決賽現場需檢附作品授權同意書)
附件五、著作授權同意書
(所有入選者於決賽現場需檢附作品授權同意書)
附件六、公司、組織參賽同意書
(所有入選者於決賽現場需檢附公司、組織參賽同意書)
附件六、無侵權切結書-高中職組
(所有入選者於決賽現場需檢附無侵權切結書)
附件六、無侵權切結書-大專組
(所有入選者於決賽現場需檢附無侵權切結書)
精彩回顧
主辦單位: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工程學院
協辦單位:臺北醫學大學、臺北醫學大學跨領域學院、臺北醫學大學教學資源中心、臺北醫學大學生醫器材研究中心、臺北醫學大學復健工程暨輔具科技研究中心
指導單位:教育部「生醫產業與新農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A&B類
洽詢專線:(02)2736-1661 分機 7708 高小姐
fsdfsdf